2012-10-03

女生的安全夜行自由

1 意見
昨天晚上回家前,在去牽車的路上聽到路上的人在邊走邊聊天,不知道他們聊天的脈絡是什麼,只聽到一個男生說:「其實仔細想想,有時候女生的自由和安全其實是衝突的。例如,我們家的那條巷子,平時晚上就會有些混混或流氓逗留,我和我爸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讓我媽一個人在晚上出門,一定會想要自己也在身邊。」女生稍微頓了一頓,說:「對啊,而且如果是我,我自己也不敢一個人出門……」

2012-09-01

外遇的刻度

68 意見
我國的刑法有通姦罪,用來懲罰外遇的人(和跟外遇的人搞在一起的人)。但外遇也不只在婚姻關係中會被譴責,即使在尚未進入婚姻關係前,伴侶間如果有一方出軌跟第三者發生性關係、或甚至只是情感上的出軌,也會被指責。無論是在法律上懲罰婚姻外遇的人(及其對象),或在日常生活中譴責交往關係中劈腿的人(及其對象),這種懲罰或譴責都是基於「在一對一的親密關係中與第三個人發生親密接觸(情感或性的接觸)」是一種道德錯誤的態度。這個態度是合理的嗎?外遇或劈腿在道德上究竟有什麼問題?(雖然外遇和劈腿分別是在婚內和婚外所做的事,同時法律也只對前者有做規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這兩種行為的評價往往是緊密切合的,因此本文以下有時只談婚姻,有時又只談愛情,但其實都是同一回事)

2012-08-10

It gets better!

4 意見
原本想要寫一篇跟性交易有關的文章,但不知道為什麼變成先寫這篇。

2010年9月,美國有一位記者因為在美國境內連續發生的幾宗青少年同性戀自殺的事件,於是和他的老公發起一個叫做「It gets better」的網路計畫,募集全國各地已成年的同性戀者錄影一段幾分鐘的短片,將自己想對現在的青少年同志說的話錄下來,並放到youtube讓青少年同性戀們可以自由點閱。這個計畫的發起人Dan Savage曾在一篇文章裡說:「我希望我可以有五分鐘的時間,跟那些自殺的年輕同志們說說話,告訴他們生活會愈來愈順利;我希望我可以跟他們說,無論現在發生過多少壞事,無論他們現在感覺有多孤立無援,生活會愈來愈順利。」(出處)

2012-04-09

[被退稿] 公共利益?文林苑真正的核心課題

98 意見
華昌宜老師在四月六日刊登了一篇社論在《中國時報》上,閱後我向雞蛋糕老闆抱怨這篇文章的預設觀點,因此寫了一篇文章投稿中時,結果雞蛋糕老闆也想摻一腳,於是也寫了一篇回應,並在我的慫恿之下投稿。最後不出我所料,雖然我覺得自己寫得比較好,但被刊出來的是雞蛋糕老闆的文章,由於刪改頗多,所以也提供雞蛋糕老闆的原文,並在以下附上我自己被退稿的原文:

2012-04-05

都更是邪惡的?
 ──是公益還是私利?

14 意見
數日前的士林王家都更案引起公民的廣泛討論,對一些人來說,這次事件的手段粗暴,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侵害甚重,因此嚴正反對此次的強迫拆遷;對另一些人而言,都市更新明明是為了謀求多數人的公共利益,怎可因少數人的私利而被犧牲,因此認為政府的手段正當。兩邊的意見看似都有理,卻又彼此水火不容,很容易被認為又是一次個人基本權利與群體公共利益之間衝突的困難問題,但事實究竟是如何仍待進一步的釐清。